处暑节气的民俗文化

来源:火车做   更新时间:2023-12-02 03:44

处暑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处暑的时候,人们也会有许多的传统习俗文化,来庆祝节日的到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处暑节气的民俗文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处暑节气的民俗文化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灯盏或者是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开渔节时候,原本帆樯林立、千舸锚泊的静态海面,瞬间成为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活跃场景。开渔节的主要内容有千家万户挂渔灯、千舟竞发仪式、文艺晚会专场、海岛旅游、特色产品展销、地方民间文艺演出等活动。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煎药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类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海带、芹菜、菠菜、糯米、芝麻。另外,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也是不错的饮品。还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

吃龙眼配稀饭

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小小的一粒一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处暑以后还会热吗

虽然处暑之后天气转凉,但还是要地方秋老虎的到来,想要天气真正凉快下来还是要等到十月份左右了。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过完秋老虎才是真正的秋天。

不过也不用担心,处暑之后早晚会有明显的凉意,再也没有暑日的炎热感,正午时候可能还是会热,但是下过雨之后会有明显的降温。处暑时期因为早晚有温差,所以在穿衣方面要多加注意,以不过寒为准,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处暑的气候特点

1、气温下降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2、秋高气爽

处暑,开始影响中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

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区,还有可能出现较大的降水过程。气温下降明显,昼夜温差加大,雨后艳阳当空,人们往往对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不很适应,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感冒等疾病。

3、秋老虎

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处暑的含义

处暑代表炎热向高温过度的节气,一般而言处暑后昼夜温差较大。从气候上来说,处暑的特点就是秋老虎,短时间内天气还会回温,且非常闷热。

处暑还热吗要热多久

不同地区,处暑后热的时长不同。处暑节气前后,刚结束夏季三伏天,暑气往往还在,依旧延续立秋以来“早晚天气凉爽、中午高温炎热”的秋老虎天气,再加上秋老虎一般会出现在8月上旬~9月中旬,每年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往往到了8月下旬“处暑”节气前后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往往南方秋老虎要比长江以北地区会推迟二、三个节气到来,也就是北方立秋后出现时,可能南方要等到白露、秋分节气前后才会到来吧!

相关推荐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埃塞俄比亚一共有哪些城市 埃塞俄比亚什么时候是大雨季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什么时候出现 地球的表面积 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 不落俗的文艺好听签名 有文化底蕴的小众签名大全 北京画室排名前十位的都有哪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能做哪些工作 山东2023年艺考文化录取分数线 广西2023年艺考文化录取分数线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未来发展怎么样 2024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好就业吗 有文化底蕴的优质网名 高雅风格的简短昵称2024 2024非常有创意逗比昵称 有文化又搞笑的昵称 有文化底蕴的网名大全 阳光积极有诗意的网名2024 处暑节气的民俗文化 很有内涵的签名有深度又很有文化 句句精辟的小众签名 泉州有哪些历史渊源 吕洞宾月饼售罄是怎么回事 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是怎样的 龙抬头节为什么也叫社日节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团队凝聚力拓展活动方案 企业文化励志标语经典 签名有内涵有文化有深度 要么全部要么全不 2023年父亲节是哪一天 2023年6月16日是父亲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干什么的 毕业能做什么工作 2023老公生日快乐祝福语 推荐这几句给你 2023语言文化类包括什么专业 哪些好就业 2023年24节气芒种意味着什么 2023年24节气芒种意味着啥 2023最新最火祝自己生日句子 祝自己生日快乐祝福语有哪些 初中生寝室格言(寝室文化标语励志) 夏至文化内涵是什么 商贸公司宣传口号(商贸公司企业文化标语)